华体会hth(中国)体育手机版app下载:余杰书摘 《颠倒的民国》洪秀全不是基督徒,而是共产党

2022-09-24 16:09    

洪秀全建“太平天国”,于1853年攻下金陵,号称天京(今南京),并定都于此。   图 : 翻摄自网络

爷哥带朕坐天国,扫灭邪神赐光荣。

西洋番弟听朕诏,同顶爷哥灭臭虫。──洪秀全

两次“鸦片战争”的规模和损害,跟太平天国之乱的后遗症相比,如同九牛一毫,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英法军队也干过烧杀劫掠的暴行,但总体而言算是文明之师,至少没有干过近代意义上,针对平民的大屠杀(集体屠杀)。

而作为明清战争以来规模最大的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横扫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分,攻克过六百余座城市。太平天国和清军彼此屠杀,也都大肆屠杀平民,在迈入近代门槛之前的战争中,这场中华帝国的内战夺走的人命堪称史上之最。

根据中国学者于一九九九年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在一八五一至一八六四年间,受太平天国之害最严重的东南五省(江西、湖北、安徽、浙江、江苏),其人口一共减少八千七百万人。其中,五千七百万人直接死于战争,其他人则是因为降低的出生率而无缘出生;关于这场战争在所有省分造成的人口冲击,学者推测有七千万人死亡,并让清帝国的人口总共少了一亿多人。这场内战死亡的人口,超过了二十世纪的中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外战和内战。

美国历史学者裴士锋在《天国之秋》一书中指出,太平天国战争几十年后,创伤仍未治愈,晚至一九一三年,清帝国已覆亡,中国人口仍未回到一八五0年之前的水准。在这场被认为是人类史上夺走最多人命的内战中,中国蒙受的破坏和社会混乱乃前所未见。

马克思说,太平军就是魔鬼的化身

对于受外来思想刺激的近代农民起事,中学历史教科书是如何记述的?有人比较中国和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发现差异巨大。台湾课本用了整一节的版面介绍太平天国运动,且在对该运动下定论时,认为“太平天国起事后曾盛极一时,但卒归失败,原因虽多,主要为其愚妄残暴、措施荒谬,违背历史文化与人性情理,引起一般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极大的反感”,因此称之为一场“动乱”;而对太平天国的领军人物洪秀全,则用中性词“首领”称呼。

中国的教科书也花了一整节的版面介绍太平天国,但对其极为推崇,将其定义为“起义”,推至“反侵略、求民主”的高度。其中,十分强调《天朝田亩制度》反映的平均主义思想,评论其为“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运动后期的《资政新篇》,则被认为是“雪铁龙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台湾的教科书虽然比中国的教科书客观公正,但两岸教科书都并未秉持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中国的教科书对农民阶级怀有虚伪的同情心,对太平天国运动赞不绝口,对其失败深表遗憾。台湾的教科书站在历朝历代统治者的立场,尤其是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也是蒋介石“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的立场),对破坏中国传统文化的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较低。

中国评论家老愚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专栏文章中,更是比较了民国时代“开明版”历史课本,与当今中国历史课本记述太平天国之差异:二者篇幅均约为四千字,读者得到的却是迥然不同的知识。前者讲述客观存在过的历史,信息详实而丰富、细节逼真、立论端庄,大都令人信服,文字雅正、娓娓而谈、亲切有趣;后者以论带史,大都为概括性叙述,干瘪无味。

关于洪秀全,中国历史课本的叙述为:应考不中的洪秀全得到一本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由此创立拜上帝教。一八五一年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不久称“天王”,分封诸王。一八五三年攻克南京,定为国都。北伐西征,攻城略地,进入全盛时期。然后发生内讧,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相继死去。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轩总理朝政。李秀成东征,湘军攻陷安庆,陈玉成战死,洪秀全“病逝”,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此记述以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的观点为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与马克思的看法大相迳庭,那个被中共当成老祖宗的德国人在《中国事件》一文中,严厉批评了太平天国: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抱定什么任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口号。他们所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有当权者的惊惶还更厉害……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述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书名:颠倒的民国

作者:余杰

出版时间:2019年7月(即将出版)

出版社: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两次“鸦片战争”的规模和损害,跟太平天国之乱的后遗症相比,如同九牛一毫 美国历史学者裴士锋在《天国之秋》一书中指出,太平天国战争几十年后,创伤仍未治愈 中国的教科书也花了一整节的版面介绍太平天国,但对其极为推崇 作家余杰。   图:翻摄自余杰脸书/黄谦贤摄

本文由:华体会hth(中国)体育 提供

关键字: 华体会hth(中国)体育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