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血栓窜全身 工程师吁重视血栓疾病

2022-12-15 21:20    

彰化基督教医院与台湾血栓暨止血学会为响应并呼吁民众重视血栓问题,共同举办“世界血栓日-大家来重视”活动。图/记者邓富珍摄

彰化基督教医院与台湾血栓暨止血学会为响应并呼吁民众重视血栓问题,16日共同举办“世界血栓日-大家来重视”庆祝活动,彰化县卫生局长叶彦伯、台湾血栓暨止血学会理事长彭庆添医师等一同参与盛会,活动中并邀请病友大维分享血栓治疗的心路历程,呼吁大家重视血栓疾病。


150年前,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凡尔绍(Rudolph Virchow)发现血栓形成三要件和其病理成因,一为血中成份异常,二是血管壁有改变,三为血流变化,及至今日这三要素仍适用于今日的血栓临床诊断。为了纪念该学者的这项伟大发现以及他的贡献,国际血栓及止血学会将该学者的生日10月13日订为“世界血栓日”。


今年40岁的电子工程师-大维(化名),2014年前在北部工作时曾发生严重腰痛、下背痛,当时求诊骨科服用止痛药与肌肉松弛剂,但症状未获得缓解反而在2~3个月内恶化;经系列检查后发现大维全身多处血栓,如不治疗可能危及生命,故当时以抗凝血药物治疗、并血管内导管导引下溶栓治疗等,使血栓症获得控制,相关症状也得到缓解。


收治大维的沈铭镜教授表示,血栓即是血管(包括动脉或静脉)阻塞不通。动脉血栓包括脑中风、心肌梗塞及末稍动脉阻塞等;静脉血栓则包括深层静脉栓塞、肺栓塞及门静脉栓塞等。下肢深层静脉栓塞临床上很常见,其症状包括下肢肿胀、疼痛以及患处皮肤变褐色等。检查时会出现大小腿压痛、单侧水肿、发热、皮肤变褐色以及表层静脉扩张的现象。大腿近端的深层静脉血栓常会脱落流入肺部,引起肺栓塞。严重时还会导致严重血液循环障碍、下肢坏死。如果发生大量肺栓塞常会导致休克而死亡。


“世界血栓日”活动,让民众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险因子、症状及治疗,及对血栓的重视。 中间为并有“大维”分享血栓治疗的心路历程,呼吁大家重视血栓疾病。图/记者邓富珍摄
大维提醒大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不要轻忽身体的任何状况。

根据研究,我国静脉血栓发生率,大人1,000人中每年发生率可能在0.5人以下;发生静脉血栓的原因很多,包括受伤、开刀、怀孕生产、久坐或久卧不动、心脏衰竭、癌症、抗磷脂抗体症候群、骨髓增生等后天性原因或是先天性遗传;台湾地区遗传性静脉血栓占总发病人口约50%,其好发症的主要病因,是S或C蛋白缺乏和抗凝血酶缺乏。但另外也有病友是完全找不出原因的,大维是属于抗磷脂抗体症候群。


彰化基督教医院血液肿瘤科医师林炫聿亦提醒大家,血管壁损伤、血流速度异常、血液成份异常都是血栓形成的要素,虽然血栓症不易发现,却会对民众造成可能危及生命的影响,所以每年10月13日世界血栓日,期盼借由让民众了解血栓形成的原因、危险因子、症状及治疗,唤起民众对血栓的重视,希望能减少因血栓造成失能甚至死亡的严重结果。


血栓形成三要件适用于今日的血栓临床诊断。图/记者邓富珍摄

 

本文由:华体会hth(中国)体育 提供

关键字: 华体会hth(中国)体育 - 官方网站